引言:敢抢抢美国人饭碗,骗走129亿元!昔日辽宁首富获刑465年,又一中国富豪要凉了?
作为曾经的“亚洲铝王”,2009年5月,忠旺集团曾创下全球最大IPO记录的企业,如今却被港交所除名。
国内,刘忠田涉嫌向高官行贿2.7亿余元;国外,美国司法部以24项重罪起诉他,包括诈骗和避税,最高可能面临465年刑期。
令人意外的是,忠旺集团被美国指控通过“特定”手法从美国市场套取了高达129亿块钱。如今,多家附属公司已申请破产重整。叱咤风云的商业帝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坍塌。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还在肆虐的时候,忠旺集团在香港上市,创下了当年全球最大IPO记录,筹得13多亿美元。这一壮举不仅令铝业界为之震惊,也让众多同行艳羡不已。
轰动一时的上市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恐怕只有当事人心中清楚。毕竟,在经济复苏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如此大手笔的融资确实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
上市后,忠旺集团的“狼子野心”终于有了施展的地方,便开启了疯狂扩张模式。
不断投入巨资用于兴建厂房和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逐渐拥有了近70条先进的铝型材挤压生产线。
随着市场的需求一直增长,忠旺集团的工业铝型材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我国突飞猛进的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他们的产品年收入也从2006年的16亿元跃至2008年的62亿元。
2012年,更是在天津启动了一个投资高达14亿元的港口项目。从2014年到2017年,刘忠田更是连续被评为辽宁省首富,身家最高高达200多亿。
一个企业能否在短短几年内实现如此巨大的跨越?若能,又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事实证明,这种快速地发展确实为忠旺集团埋下了隐患。2017年开始,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首先是经营方面被爆出存在虚假交易、财务造假等严重问题,直接威胁到了企业的根基。
反腐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披露了刘忠田向时任辽宁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大伟行贿2.7亿余元的多处细节。如此大手笔的“投资,法律当然是容不下你如此肆意妄为。
纪录片中刘忠田第一次给王大伟送钱时,据说用了22个纸箱子,导致王大伟用来运钱的商务车无法上坡进入地库。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023年4月,“亚洲铝王”被港交所除名,多家附属公司申请破产重整。忠旺集团从巅峰跌落谷底,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是什么问题造成一个本可以靠实业立足的企业走上歧途?是利益的诱惑太大,还是道德的底线太脆弱?
说完了忠旺集团在国内的“阳奉阴违”,再来看看它在国际市场上的“高端操作”,能够说是把“野”字诠释到了极致。
作为一家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工业铝挤压产品制造商,进军国际市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但是,他们在美国市场的经营手法,却让人不得不对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开始忠旺集团选择在墨西哥设厂。既能利用墨西哥的低成本劳动力,又能借助地理优势便捷地进入美国市场。
但问题是,他们这么做的最大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规避美国的高额关税,钻美国法律的空子。
怎么执行的呢?忠旺集团先是减少在美国的工厂数量,把生产线转移到墨西哥。然后,他们把制造的铝制品运到美国,再加工成铝锭售卖。通过这一种方式,忠旺集团成功避开了一大部分关税。
美方也不是傻子。这种明目张胆的避税行为,怎会是长期不被发现?果不其然,忠旺集团终究是栽了跟头。
2019年美国司法部对刘忠田提出了24项罪名指控,包括诈骗、避税等。据美方报道称,通过这一些手段,忠旺集团共规避了约18亿美元的关税,折合人民币大约129亿元。
如果这些指控成立,刘忠田可能面临最高465年的刑期,够在监狱里再活几辈子了。
有人可能会想,人刘忠田又不在美国,美国法院判他个几百年又能怎样?别高兴得太早,这位“铝王”还有个美国绿卡呢。这下可好,人虽然在国内,但在法律上却是个“半个美国人”。
这绿卡现在估计是保不住了,但失去绿卡反而是小事。真正麻烦的是,这一连串的指控让刘忠田在国际上的处境变得相当尴尬。
国内外同时爆雷,以后他要是想出国避避风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美国肯定是去不成了,其他几个国家呢?谁知道会不会被美方施压要求引渡?
刘忠田14岁就开始创业,这年纪放在现在,估计还在为考不考重点中学发愁呢。他倒好,揣着200块钱就敢往木材市场闯。
特别是在2002年,当其他人还在为建筑用铝材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地转向了工业铝材。这一步棋走得妙啊,直接搭上了中国高铁发展的顺风车。
刘忠田身上确实体现了企业家精神的积极面:创新、果断、善于把握机遇。这些品质,在公司发展的早期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是,问题也就出在这儿。当一个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老板尝到了甜头,非常容易就会忽视潜在的风险。就拿忠旺集团来说,他们在合规方面的意识明显不足。
一个堂堂“亚洲铝王”,居然还要靠行贿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谋利。这不禁让人怀疑,他们平时是怎么做生意的?难道就没想过,这种行为一旦曝光,对企业的打击有多大吗?
忠旺集团在美国市场上的那些操作,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形象,也给整个中国制造业抹黑。作为一个大企业,难道不应该有更高的觉悟吗?
个人道德和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一个企业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领导者的价值观决定的。刘忠田的这些行为,某一些程度上也反映了忠旺集团的企业文化存在严重问题。
在商场上,有时候很有一定的概率会遇到灰色地带。但是,作为企业家,尤其是大企业的掌门人,更应该谨慎行事。
毕竟,一旦出了问题,影响的可不只是你一个人,而是整个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
企业家精神固然重要,但它必须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这就好比是一匹好马,没有缰绳是不行的。
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合规挑战更为复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和法规,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就必须更加谨慎,更加重视合规经营。
企业家精神固然重要,但假如没有道德底线,那就成了无根之木。刘忠田向高官行贿2.7亿,这哪里是什么企业家智慧?分明是在自掘坟墓。
有人可能会说,在中国做生意,送礼行贿不是很常见吗?但咱们得明白,这种陋习正是反腐的重点打击对象。现在的反腐力度空前之大,动辄就是几十年甚至无期徒刑。
退一步说,靠行贿获得的优势能持久吗?今天你行贿获得了好处,明天别人出价更高,你怎么办?这不是把企业推向无底洞吗?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应该是靠真才实学立足。你看华为,靠的是过硬的技术;小米,靠的是创新营销。这才是真本事。
所以啊,企业家要有闯劲,但更要有定力。面对诱惑时要懂得克制,面对困难时要能坚持原则。
在这个反腐力度空前的新时代,企业家更要擦亮眼睛,把精力都用在该用的地方。与其花心思去搞关系,不如多想想怎么提升产品质量,怎么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这才是企业长治久安之道。
从一无所有到“亚洲铝王”,再到最终被港交所除名,忠旺集团这18年的历程确实令人唏嘘。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固然令人瞩目,但合规经营更是企业长青的根本。
不只是忠旺,许多公司在追求快速地增长时都面临类似的挑战:有的为了短期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有的盲目扩张却忽视了风险控制,还有的在国际市场上行差踏错,最终自食恶果、作茧自缚。
案例曝光后,官方势必会更严格地审视企业的经营行为,尤其是那些试图快速扩张的公司,再妄图溜须拍马走后门估计是难上加难了。
国内外的合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必须更加审慎。相信许多企业慢慢的开始自查自纠,努力避免重蹈覆辙。
“亚洲铝王”的溃败对您有什么启示?您认为一个企业怎么样才可以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又不触犯法律?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突破80000美元,比特币又双叒叕创新高!下周A股迎来逾450亿元解禁
苹果 Vision Pro 2 有望在 2025 年秋季至 2026 年春季之间上市
499元 安克Zolo 165W移动电源上市:自带屏显、25000mAh大容量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