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制定“沃尔夫条款”,禁止中美航天合作开始,中国就必须在航天领域独立自主的杀出一条血路。而如今,在近地轨道上,中国人完成了一个工业奇迹。在此之前,西方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这项“奇迹”,是一个现实里没办法完成的理论课题猜想。
根据《南华早报》的消息,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在最近的几年里,一直在重复一个实验。即,用激光照射悬浮在真空室中的合金颗粒,并记录冷却过程中的细微变化。通过反复观察和收集实验中的数据,中国相关团队终于在地面上第一次成功制造了对工业要求极其严格的“铌合金”。
有些朋友不太理解,这个铌合金是个啥东西。最显著的一点,是在超高温环境下的抗住压力的强度,远超同等级的镍合金、钛合金。然后,及时比钛合金、镍合金材料,更加轻便。也就是说,一个强度更高,重量更轻,而且抗极端环境能力更强的工业制品,已能说得上,是一个人类当前科技下,材料工程学的“工业奇迹”。
在此之前,西方一致认为“铌合金”不适合航天领域使用。不是说,认为“铌合金”不存在。而是因为,铌合金的产生极其困难,别说量产了,小规模生产都做不到,投入和回报不成比例,自然也就无法规模化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一方面,合金材料需要在1600度的高温下,锻炼至少100小时。另一方面,是地球实验室得到的样品,强度数值和理论上不符合,无法应用到工业上。这也是怎么回事,这些年西方一直认为“铌合金”是个理论课题猜想,根本完成不了。
但这次在近地轨道,中国人在微重力环境下的长期观测,却得到了和地球实验室不同的数据和过程。进而在最近,真正的完成了“铌合金”的工业制造。
而与此同时,尽管美国人抱着国际空间站不放,可是不论是整个空间站的使用规则,还是资源投入,根本没办法做到像中国这样为一个“未知”实验长期投入。既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数据泄露,也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被有心人暗中破坏。某一些程度上来说,当前美国的“排华”,让中国真正意义上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陵水阿亮”事件系摆拍?有人假冒救人者直播还去孩子家?多名当事人发声,官方回应
亚航飞深圳客机紧急返航,吉隆坡起飞2小时后折返,乘客:极度煎熬,有人默默流泪
成都男子180秒内没选出车牌,系统随机匹配914,男子认为914谐音“就要死”,要求重选被拒,起诉至法院
亲子运动会上来自爸爸的胜负欲,别人是弹射起步,他直接弹射起飞,网友:摔倒的时候孩子一脸懵圈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