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通人的财富突破口在于看懂全球经济游戏的规则,抓住黄金、股市和楼市的趋势。
2.由于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放缓和货币大量增发,黄金、比特币、股市轮番成为蓄水池。
3.其中,黄金背后站着36万亿美元的美债和全球地缘冲突,比特币价格涨跌与美国政策紧密相关。
4.股市方面,美股和A股各有特点,美股涨是因为超发美元需要蓄水池,A股受政策影响较大。
5.此外,房地产在2025年可能会看到降低首付、降低利率等政策,但各城市之间的差别将显著。
2025年,藏着普通人的翻身机会,前提是你能看懂这场全球经济游戏的规则。
去年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全球货币都在大量放水,可手里的钱反而更让人发愁了。
接下来我会带你用三个底层逻辑,来看2025年的黄金、股市和楼市,到底会呈现什么趋势。
现在各种资产都在波动,其实是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放缓和货币大量增发这两方面一起作用导致的。
美债规模飙到36万亿美元,加上美元超发,总要找个地方落脚,于是黄金、比特币、股市轮番成为蓄水池。
好多人都容易掉进这个坑里,看到黄金涨就去囤金条,听说比特币火就急着入场。
这可不是简单的两个国家之间的事,中美两个超级经济体,注定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大格局。
不过两国在经济领域的角色有着非常大差别:美国靠科技和金融收割全球利润,而中国则借助制造业和产能输出夯实基础。
看起来“脱钩”喊得凶,可在2018年到2024年最近一段时间里,两国的贸易额一直都在增加,对美出口甚至比关税战开始之前还要多。
黄金背后站着36万亿美元的美债和全球地缘冲突,各国央行都在买黄金,就像咱们央妈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这件事,就很能说明问题。
我们能借鉴的,其实是分散风险的理念,就像现在全球政府债务总和都已经突破100万亿美元了,那这样一个时间段持有实物资产就能更扛得住风险。
比特币情况更复杂。这一个数字货币的价格涨跌跟美国政策关系紧密,美联储要是加息了,比特币一般就会被卖掉,就连特朗普随口说句话都能引发很大的变动。
你比如他上台前发的特朗普币,直接带动了比特币一波牛市,但是现在特朗普币的价格已经跌了75%了。
很多人不知道,美国有62%的家庭财富都跟股市连在一起,特别是养老金账户。
这种全民持股的生态,要是美股跌了,那可会直接对老百姓的退休金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政府会千方百计维持市场稳定。
反观A股,虽说短期内它受政策影响比较大,不过产业升级以及注册制改革就像是在打地基一样。
A股跟政策的关系很紧密,那些重要的会议一般都能给政策带来一些刺激,关键就在于得能分辨出政策的走向。
房地产在2024年时,二手房成交量开始超过新房,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带动市场活跃度。
2025年非常有可能会看到降低首付、降低利率这样的政策,不过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别会更显著。
如果利率下降1%,那么30年期的百万房贷每个月能少还600元,这就等于每年多出七千块可支配收入。
但买房决策不能只看利率,得着重看城市基本面,比如成都、杭州这些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跟那些在收缩的城市相比,楼市的前景完全不一样。
现在我们来串起这些线年的投资逻辑其实围绕三个核心:钱往哪流、政策往哪指、产业往哪走。
当各个国家的央行开始放水的时候,钱要么流向黄金等硬资产,要么冲进政策扶持的领域,比如A股的科学技术板块。这些政策里的关键词,至少能预示半年内的市场动向。
而产业升级路径,比如新能源车出口超过德国这件事,会带动从锂电池到充电桩的整条产业链。
比如同时持有黄金和科技股,要是遇到地缘冲突这种情况,黄金上涨,科技股下跌,这种对冲才是有效的。
理解经济数据要有翻译能力。像CPI涨了,可不见得就是通胀,有很大的可能是供给端的影响;GDP增速放缓也不全是坏事,可能是经济结构在优化。
就像最近很多人提到的M2增长但钱流不到实体,实际上的意思就是银行和企业的信心问题:银行不敢放贷,企业不敢借钱,这中间的传导链条卡住了。
2025年最值钱的能力,不是预判明天的涨跌,而是看清三个底层逻辑:地理政治学怎么样影响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怎样传导到菜市场、政策文件里的关键词暗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