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英语:Selen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Se。硒是一种非金属(偶尔被认为是类金属),具有的性质介于元素周期表中上下两元素硫和碲之间,且与砷也有相似性。它罕以元素状态存在,亦甚少在地壳中以纯化合物的矿石存在。
目前硒行业内的企业最重要的包含三类:第一类是铜冶炼企业或其附属企业,这类企业有自产的硒原料,每年的粗硒产量有一定的规模,但增长率不高,因此这类企业会将粗硒作为原料对外销售,极少数企业会将粗硒加工为精硒或二氧化硒等产品对外销售;第二类是一些贸易公司,这类公司本身并不进行产品生产,而是作为国外品牌硒产品的代理商或一般贸易商从国外采购硒粉或二氧化硒,然后直接销售给下游终端用户。这种经营模式对资金实力和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因此门槛相对来说较低,大部分为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第三类是从国内外的铜、铅、锌冶炼企业或贸易商采购不同纯度的硒原料,然后将硒提纯加工成纯度更高的高纯硒、精硒、二氧化硒、亚硒酸盐等产品,再将这些单质硒或硒合化物直接销售给下游终端用户。由于硒存在再加工和多次提纯的情况,如果不对数据的统计范围进行说明,则数据会存在很明显的重复计算。
统计范围:报告所有的数据是基于纯度为99.99% 硒进行折算统计,因此报告的数据不是统计粗硒,也不是统计精硒,更不是统计高纯硒。报告只统计具有或者整合产业链能力的生产端企业,即报告的数据不包括贸易商和加工公司的数据,例如在国内比较知名的佛山市伟峻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先导科技集团等硒加工公司;整合产业链能力的玩家是指的部分加工公司与粗硒生产企业签订有独家承销权的企业或者回收硒,这部分企业应该视为生产端企业,这部分的企业数据也不应该与报告的公司进行重合。更加应该指出的是,报告的消费数据更多体现粗硒的流通情况而非精硒产品。特别国内大量进口粗硒有关产品,大量出口精硒产品,因此我们在折算的时候会特别说明,而不体现在价格变化上。
目前,全球玻璃市场规模已超越了2000亿美元,其中建筑玻璃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建筑玻璃需求日渐增长。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接近尾声,对建筑玻璃的需求日益下滑,导致全行业的需求下降。202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383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 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89884万平方米,下降7.7%。 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平方米,下降20.4%。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9286万平方米,下降20.9%。电解锰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钢铁生产和化工工业中。在海外市场上,全世界内的电解锰需求呈现出稳定的趋势。这还在于全球钢铁生产增长放缓以及化工工业需求略有下降导致的。整体而言,硒行业的主要下业是建筑行业所带动的附属行业,在全球建筑行业增长放缓甚至于下降的趋势下,硒的市场需求基本没增量空间,市场的需求预测将维持稳定。
硒相关产品近年来虽然价格有一定的反弹,但是成本也一路飙升,制造商的毛利率维持低位,一部分粗硒企业慢慢的开始适量的生产,并生产高纯硒。高纯硒用于太阳能电池依然存在比较大潜力空间。铜锌锡硫硒(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指以铜、锌、锡、硫、硒等为原材料制成的新型无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CZTSSe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绿色环保、吸光系数高、稳定性高、弱光响应好、组成元素丰度高等优势。在光伏产业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一直非常关注。尽管晶硅电池技术是目前的主流,但是依然有部分光伏企业在推进薄膜太阳能电池。未来不排除,随着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创新型突破会对高纯硒产生较大需求。
近二十年来,由于硒的供应量的逐步增加,硒原料从紧缺到供大于需的局面,由于二硒在电解锰的特效性,所以至今市场仍然接受二硒与锰的关系。当然锰价的变化也就直接影响硒价格的变化,更明显的是锰生产对硒成本的容忍上限是有目共睹的,曾经的上百万元的硒价,是电解锰行业的支撑,如今硒的价格始终处于低位,说明电解锰行业的艰难。2023年末,中国放弃新冠“清零”措施,疫情期间遭受重创的经济,走出病房,但过去一年,预期中的快速反弹没再次出现,而是在一场“长新冠”(Long Covid)中缓慢复苏。目前中国的经济弱周期是明显低于官方预期,大部分民众对消费和收入增长没有信心,且中国目前失业率也处于历史低位,当前的经济困境不足以在短期内逆转。
硒无独立矿床,主要伴生于铜矿、铅锌矿中,粗硒一般是从铜电解的副产品中提取。随着AI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铜需求将明显地增长,其中AI数据中心将成为铜需求新的增长点。铜的需求与定价并不完全与之前的顺经济周期相似,而硒在没有新的需求量开始上涨情况下,其价格和需求将有明显的背离。
国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针对硒污染防治十分重视,提倡无硒生产的基本工艺。根据国际上对硒毒性及毒理的研究,人体摄入硒过量将导致硒中毒,表现为指甲、毛发缺损,四肢麻木、协调能力减弱,四肢知觉缺失及瘫痪等神经系统障碍。硒过量还会导致鱼类、鸟类、家畜中毒和死亡。在美国含硒废物须接受 12 个环境标准的检查。目前,由于行业长期低毛利和污染管理,一部分硒生产和加工公司退出市场。预计未来随着中国双碳政策的发展,硒行业加工公司将有显而易见地下降,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将占据慢慢的变多的市场占有率,行业集中度提升。
从提升硒应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富硒产业有较大的发展前途。富硒产业是硒应用领域的一匹黑马,消费量逐年上升,富硒产业包含饲料及肥料、保健食品、生物医药等,目前发展较快的有机硒生物肥及叶面肥、饲料添加剂等。
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硒市场销售额达到了0.9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0.8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6%(2024-2030)。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56.74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61.57%,预计2030年将达到51.78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58.72%。
消费层面来说,目前中国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3年占有61.88%的市场占有率,之后欧盟和印度,分别占有13.23% 和 10.59%。预计未来几年,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2024-2030期间CAGR大约为5.68%。
生产端来看,中国和欧盟是两个重要的生产地区,2023年分别占有28.87% 和 18.09%的市场占有率,预计未来几年,北美地区将保持最快增速,预计2030年份额将达到7.45%。
从生产商来说,全世界内,硒核心厂商最重要的包含优美科、Sumitomo Metal Mining、云铜科技和Shinko Chemical等。2023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云铜科技,第一梯队占有大约16.19%的市场占有率%;第二梯队厂商有优美科、Mitsubishi Materials、LS MnM等,共占有19.98%份额。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56.74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61.57%,预计2030年将达到51.78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58.72%。
消费层面来说,目前中国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23年占有61.88%的市场占有率,之后欧盟和印度,分别占有13.23% 和 10.59%。预计未来几年,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2024-2030期间CAGR大约为5.68%。
生产端来看,中国和欧盟是两个重要的生产地区,2023年分别占有28.87% 和 18.09%的市场占有率,预计未来几年,北美地区将保持最快增速,预计2030年份额将达到7.45%。
从生产商来说,全世界内,硒核心厂商最重要的包含优美科、Sumitomo Metal Mining、云铜科技和Shinko Chemical等。2023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云铜科技,第一梯队占有大约16.19%的市场占有率%;第二梯队厂商有优美科、Mitsubishi Materials、LS MnM等,共占有19.98%份额。
更多行业分析内容请参考【2024-2030全球与中国硒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完整版报告。注:著作权属于QYR市场调查研究机构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取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标注明确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